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病原体作用是什么?这个知识点是2022年西医综合考研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加顺利的复习考试,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如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受凉、劳累、药物、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病原体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出现以下不同结局。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机能清除。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浸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4)病原携带者: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按其发生于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之后,分别称为健康或恢复期携带者。如携带病原体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携带者。由于携带者持续排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引起人们注意,成为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识别。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1)侵袭力;
(2)毒力;
(3)数量;
(4)病原体变异。
以上就是“2022西医综合考点整理: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病原体作用”的相关内容了,还有更多关于2022年西医综合考研的政策动态、知识点汇总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助力你的2022年西医综合考研备考!
相关阅读:
过来人经验!医学考研8大备考误区,一定要避开!
各省市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一考试健康应试公告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