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的小编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个部分知识点中的“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同学在备战22考研的复习效率上有明显的提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遇,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 8 月 22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占区进行山地游击战,在国统区发动群众运动。
《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二)阐述持久抗战的理念
1938年 5 月至 6 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科学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2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知识点: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公共课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预祝大家初试顺利!
相关阅读:
22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考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