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的小编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个部分知识点中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同学在备战22考研的复习效率上有明显的提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过渡时期总路线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表现: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二)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从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于 1953 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2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知识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公共课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预祝大家初试顺利!
相关阅读:
22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考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