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的配伍及应用如下: 
一、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证候】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 
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 
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 
【化裁运用】 
小青龙加石膏汤:若外邪与内饮相搏,兼有郁热,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酌加石膏,以清邪热祈除烦躁。 
全方配伍特点:表里同治,散收并用,以辛温发表、温化水饮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3)使用注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宣使用。 
二、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配伍意义】 
君:麻黄。用量为麻黄汤中的一倍,以辛温发汗解表,兼宣肺平喘。 
臣:桂枝、石膏。 
佐:杏仁、生姜。 
使:大枣、炙甘草。 
“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的配伍及应用”由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