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考点】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表现:
    
    
        发热期:三红
    
    
        小血管损伤引起的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颜面、颈及上胸部皮肤明显充血潮红(三红),重者呈酒醉貌。
    
    
        发热期:出血
    
    
        软腭充血明显,出血点常见于两腋下、上胸部、颈及肩部,皮肤出血点常排列成条索状(鞭击样)或抓痕状,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便血或大片瘀斑。束臂试验阳性。
    
    
        低血压休克期:
    
    
        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或热退后不久出现低血压,重者可发生休克。热退病情反而加重。
    
    
        少尿期:
    
    
        肾功能损害;
    
    
        尿毒症毒素积蓄(恶心呕吐);
    
    
        酸中毒(深大呼吸);
    
    
        电解质紊乱(高钾);
    
    
        高血容量。
    
    
        多尿期:低钾血症
    
    
        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大于3000ml)。尿液大量排出,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乏力、腹胀、心慌)。
    
    
        【知识点随手练】
    
    
        流行性出血热出现“三红”征的病期为
    
    
        A.多尿期
    
    
        B.恢复期
    
    
        C.少尿期
    
    
        D.发热期
    
    
        E.低血压休克期
    
    
        【答案及解析】D。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三红”征。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