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涉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复制以及引起免疫反应的过程。具体来说,当人体接触到病毒时,病毒会通过特定的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进而侵入细胞内部。一旦进入细胞,病毒便会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产生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新生成的病毒颗粒可以进一步感染周围的健康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以对抗病毒感染。一方面,先天性免疫反应(如炎症反应)会在病毒入侵初期快速响应,试图限制病毒扩散;另一方面,适应性免疫系统则会识别特定的病毒抗原,并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中和病毒或标记被感染细胞以便清除。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或者免疫反应过度,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
此外,不同类型的病毒其致病机制也有所差异,例如有的病毒可以直接损害宿主细胞导致组织损伤,而有些则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改变细胞功能来引发疾病。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针对不同的病毒性疾病需要采取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支持疗法及免疫调节措施等综合手段来进行干预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