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断学中,脉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触诊患者的寸口(手腕部桡动脉)来判断病情。其中,“浮”和“沉”是描述脉象位置深浅的两个基本概念。
浮脉是指医生用手指轻按患者腕部就能感受到明显的脉搏跳动,用力重按时反而感觉脉搏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这种脉象通常与表证相关联,意味着疾病位于体表,如感冒、风寒等外感因素引起的病症。
沉脉则相反,需要医生较重地按压才能触知到脉搏的存在,轻按几乎无法感知其跳动。这表明病邪已经深入体内,属于里证的范畴,比如内脏功能失调或慢性疾病等情况。
简单来说,“浮”代表病情较浅,容易从体表表现出来;“沉”则表示病症较为深在,需要通过更重的压力才能探查到。这两种脉象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