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影响大肠(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 腹泻: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经历水样或粘液血便。
2. 血便:由于肠道黏膜受损导致出血,排便时可见血液与粪便混合或者附着在粪便表面。
3. 腹痛和腹部不适:患者常感到下腹疼痛、绞痛或胀气感。
4. 里急后重:即感觉需要立即排便但实际排出量不多的情况。
5.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这些通常与疾病活动度相关联。
6. 体重下降: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及食欲不振导致体重减轻。
7. 长期慢性病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比如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症、癌变风险增高等问题。
8. 在部分患者身上还可能观察到关节炎、眼色素膜炎等肠外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溃疡性结肠炎可归属于“泄泻”、“痢疾”范畴,认为其病因为湿热蕴结、脾虚失运等因素所致。治疗上则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对于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来说,在诊断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以将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西药控制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同时辅以中药调理体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