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肌钙蛋白(Troponin):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cTnI(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I)和cTnT(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这两种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2.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有多种同工酶形式,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当心肌受到损伤时,CK-MB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早期标志物。
3.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这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心肌细胞中的含量较高。它在心肌受损后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可以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4. 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这两种物质主要由心脏分泌,在心功能不全时水平会显著升高。虽然它们不是直接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但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5. 肌红蛋白(Myoglobin):它是一种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蛋白质,当心肌或横纹肌受损时可释放到血液中。虽然特异性较低,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有一定辅助作用。
这些标志物在临床上常被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