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温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与感受风热邪气有关。具体来说:
1. 风热外袭: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其他邪气相兼而至,如风热邪气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引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2. 热毒内蕴:若患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则外感风热后易使邪气深入,化火成毒,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皮肤发疹等表现。此时病机转为热毒炽盛,伤及营血。
3. 表里俱热: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能表里同病,既有表证未解,又有里热亢盛的表现,如高热不退、烦躁不安、舌红苔黄等。
4. 气阴两虚:长期患病或治疗不当,可致气阴耗伤,表现为神疲乏力、口干咽燥、脉细数等症状。此时需注意调养气血,恢复正气。
中医认为风疹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机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如初期以疏风清热为主;中期则注重解毒凉血;后期重在益气养阴。同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