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腹部触诊时,如何通过虚里判断病情?

在中医诊断学中,“虚里”实际上是指位于左乳下第二肋间隙,靠近心脏的位置,是脉气聚会之处,能够反映人体元气的盛衰。但是,在实际临床腹部触诊时,并没有直接以“虚里”作为判断病情的标准部位。不过,根据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医角度探讨一下如何通过类似的概念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腹部触诊时,医生会关注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腹部的软硬度、温度、有无压痛等。如果要结合中医理论中的“虚里”概念,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精神状态、面色、舌象和脉象等,以综合判断其体质是偏于气虚还是血瘀。
2. 触诊腹部的特定区域:虽然“虚里”位于胸部,但可以从中医理论出发,在腹部寻找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的穴位或区域进行触诊,如巨阙(任脉上的一个穴位)等。通过这些部位的反应情况来推测心脏及整体气血状况。
3. 评估腹部的软硬度和温度:如果患者腹部异常坚硬或者有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则可能提示体内存在气滞血瘀或寒湿内阻等问题,需进一步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
4. 注意是否有压痛:在触诊过程中,若发现某一部位特别敏感或出现明显疼痛反应,这可能是该处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在腹部触诊时虽然不会直接通过“虚里”来判断病情,但可以借鉴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察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