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其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多发于夏秋季节,尤其是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乙脑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 初期: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类似感冒的表现,但体温较高,一般在38-40℃之间。
2. 极期:随着疾病的发展,部分病人会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能会发生抽搐或惊厥。此外还可能伴有颈项强直(即颈部肌肉紧张)、病理反射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3. 恢复期: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会逐渐恢复,但也有少部分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智力减退等问题。
中医学认为乙脑属于“暑瘟”范畴,病因多为外感湿热毒邪所致。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可以辅助西医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促进康复。例如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减轻发热和炎症反应;采用针灸疗法缓解肌肉紧张等。
总之,在面对乙型脑炎患者时,应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优势,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