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中医中被称为“浸淫疮”或“湿疮”,其病因病机复杂,与风、湿、热邪及血虚等因素有关。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湿疹可以分为多种辨证分型,主要的类型包括:
1. 风热犯表: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伴有瘙痒感重,遇热加重,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 湿热蕴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湿烂,渗液多,自觉瘙痒难忍,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血虚风燥:皮损颜色暗淡或呈棕褐色,干燥脱屑明显,夜间加重,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舌质淡红少津,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 脾胃湿热:除了皮肤症状外,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问题,舌体胖大,边缘可见齿印,舌苔黄腻,脉滑或濡缓。
5. 气血两虚兼夹湿邪:此类病人不仅有明显的湿疹表现,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乏力等气血不足的表现,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无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湿疹,在治疗上需要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和外用药物,并结合针灸、拔罐等方法来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养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以促进病情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