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的状态,其特点是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和器官功能受损。在临床上,早期识别休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早期预警指标来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
1. 血压变化:血压是评估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休克早期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或脉压差减小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代偿性休克阶段(即休克初期),由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肌收缩力以维持血压,因此血压可能仍然正常甚至稍高。
2. 心率加快:在休克早期,为了补偿组织灌注不足,心脏会加速跳动。如果患者原本没有心脏病史而突然出现心动过速(成人静息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应考虑是否存在休克的可能。
3. 尿量减少: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流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尿量应该保持在每小时0.5-2ml/kg之间。当出现持续少尿(<0.5ml/kg·h)时,提示可能存在休克。
4. 皮肤温度和颜色改变:休克早期由于外周血管收缩,患者可能出现四肢冰冷、湿冷或苍白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伴有花斑样皮疹等末梢循环不良的体征。
5. 意识状态变化: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因此在休克早期就可能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
6. 呼吸频率增加:为了提高氧气供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应引起重视。
7. 血乳酸水平升高:血乳酸是反映组织缺氧的一个重要指标。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无氧代谢增强,血中乳酸浓度将显著上升。
以上这些预警指标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及其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