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针灸学中,督脉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脉,它起于长强穴(尾骨尖),沿脊柱正中线上行至头部,止于龈交穴(上唇系带处)。督脉与脑、髓和肾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头痛时,常常选择督脉上的穴位。用于治疗头痛的督脉腧穴较多,但最常用的是“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此穴为诸阳之会,能够升清降浊、醒脑开窍,对各种类型的头痛均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因风寒引起的头痛、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效果更佳。在临床应用时,通常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刺激该穴位,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除了百会穴之外,还有其他几个位于督脉上的腧穴也可以用于治疗头痛,例如:
1.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约1横指),主治风热上扰引起的头痛。
2. 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即枕骨粗隆下方凹陷处,对于因肝阳上亢导致的头痛有一定疗效。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