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时间超过8周以上的咳嗽症状,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两大类。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咳嗽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认为是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或内伤情志、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治疗时强调辨证施治,如风热犯肺型可用银翘散加减;痰湿阻肺则用二陈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西医方面,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
1. 呼吸道感染后遗症:如病毒性感冒、支原体肺炎等病愈后的持续性干咳。
2. 慢性支气管炎: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可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和黏液分泌增多。
3. 哮喘: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夜间或清晨发作性的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
4.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胃酸等消化物逆流入咽部及呼吸道可引起慢性咳嗽。
5. 鼻后滴漏综合征:鼻炎、鼻窦炎患者由于分泌物向咽喉部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
6. 心因性咳嗽: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也可导致长期的干咳症状。
对于慢性咳嗽的诊断,首先需要排除肺结核、肺癌等严重疾病。在明确具体病因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针对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中药健脾化湿的方法;而对哮喘患者,则可选用西药控制气道炎症的同时配合针灸、拔罐等传统疗法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