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预防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两种措施。首先,在孕期管理方面,如果孕妇是Rh阴性而其配偶为Rh阳性或是未知的情况下,应在孕早期进行血型和抗体筛查。对于首次怀孕且未产生抗D抗体的女性,在妊娠28周左右给予注射Rh免疫球蛋白(RhIg),以阻止母体对胎儿红细胞中可能存在的Rh阳性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其次,分娩后管理同样重要。无论产程是否顺利、新生儿血型如何,只要母亲之前未曾接受过相应处理或已知携带抗D抗体,在产后72小时内应再次给予一次剂量的RhIg,以确保及时清除进入母体循环中的少量胎儿红细胞,防止长期免疫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已经产生了抗D抗体的女性,则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孕期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如宫内输血等。总之,通过上述预防策略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因Rh血型不合引发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