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的临床分期,根据其病程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急性期:在初次感染HIV后约2-4周内,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被称为急性HIV感染或初级感染。此阶段病毒载量极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2. 无症状期:急性期过后,大多数患者进入一个较长的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潜伏期(也称为慢性HIV感染),该时期可持续数年至十年不等。尽管此时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或异常体征,但病毒仍在体内持续复制,并逐渐损害免疫系统。
3. 持续性全身症状期: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长期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这标志着疾病进入了更严重的阶段,即AIDS前期。此时CD4 T细胞计数通常低于500个/μl。
4. 艾滋病期(AIDS):当HIV感染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时,患者将进入艾滋病期。此时期以CD4 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为特征,并常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若CD4 T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或出现至少一种AIDS定义疾病,则可诊断为艾滋病。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HIV/AIDS的过程中,除了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等现代医学手段外,还可以辅以中医药进行综合干预。中医认为HIV感染属于“疫病”范畴,多因正气不足、邪毒入侵所致,故治疗原则重在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旨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