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哪些脏腑相关?

十二经筋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十二条经脉在外周体表对应的肌肉和肌腱系统。在中医学中,十二经筋与十二正经相配属,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的浅层,它们的功能主要是维系关节、维持人体姿势、保护内脏,并且与肢体运动有关。

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记载,十二经筋虽然不直接归属于五脏六腑,但其分布与十二正经密切相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通过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间接反映了十二经筋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
1. 手太阴肺经之筋:分布于前臂内侧、腕部及拇指,可影响到肺的功能。
2. 手阳明大肠经之筋: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和肩部,与大肠功能有关联。
3. 足阳明胃经之筋:位于下肢前面,与胃的功能有联系。
4. 足太阴脾经之筋:分布于小腿内侧、足底及大趾,与脾胃功能相关。
5. 手少阴心经之筋:主要在上臂内侧、肘部和小指,影响心脏功能。
6. 手太阳小肠经之筋:位于上肢后外侧,与小肠功能有关。
7. 足太阳膀胱经之筋:分布于下肢后面,与膀胱功能相关联。
8. 足少阴肾经之筋:主要在小腿后面、足底和小趾,与肾脏功能有关。
9. 手厥阴心包经之筋:分布在上肢中线,影响心脏及循环系统。
10. 手少阳三焦经之筋:位于上肢侧部,与三焦的功能有关系。
11. 足少阳胆经之筋:分布于下肢外侧面,与胆功能有关联。
12. 足厥阴肝经之筋:主要在小腿内侧、足背和大趾,与肝脏功能相关。

综上所述,十二经筋虽然没有直接归属于脏腑系统,但通过其所属的经脉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间接地反映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病理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调节相应的经筋来达到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