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内血管壁变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受阻,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在西医治疗方面,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1. 急性期处理:首先需要快速诊断并确定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对于发病时间较短(通常为4.5小时内)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或者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机械取栓等方法恢复血流。
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和发展。
3. 调脂治疗: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给予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4. 控制高血压:使用ACEI/ARB类药物(如贝那普利)、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或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等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5.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以及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病情进展。
6. 其他辅助治疗:对于部分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物;针对吞咽困难者则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等。
总之,在西医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也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