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中,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症状表现、肺功能测试结果以及日常活动受限情况。具体来说,医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 症状频率:医生会询问患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4周),出现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如果这些症状每周发生少于两次,并且夜间症状每月不超过一次,则认为哮喘控制良好。
2. 药物使用情况:关注患者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的需求,如每天需要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超过两次来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则表明哮喘未得到有效控制。
3. 日常活动影响:评估哮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程度。若患者能够正常参与体育锻炼及日常活动而不受限,且夜间不因哮喘症状醒来,则说明病情处于良好状态。
4. 肺功能测试:通过峰流速测定或肺通气功能检查(如FEV1)来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的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当患者的PEF值保持在个人最佳水平的80%以上,或者FEV1大于预测正常值的70%,则认为哮喘控制较好。
5. 急性加重次数:统计患者在过去一年中因哮喘急性加重而需要接受额外治疗(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的频率。如果每年发生2次以上的严重发作,则表明哮喘控制不佳。
综上所述,西医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时会结合主观症状报告与客观检测结果进行全面考量,并根据GINA指南推荐的标准进行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