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止吐药主要通过什么机制发挥效果?

止吐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胃肠道来减轻或阻止呕吐的发生。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将止吐药分为几类:
1. 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主要通过阻断位于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5-HT3受体发挥其止吐效果。CTZ是大脑中的一个区域,负责接收来自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信号,并向呕吐中枢发送指令以引发呕吐反应。
2. 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例如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等药物,它们能够阻止多巴胺与D2受体结合,减少CTZ区域对呕吐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减轻恶心感和防止呕吐。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
3. NK1(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等新型止吐药,它们通过阻断P物质与其在CTZ上的特异性受体—NK1受体结合来抑制呕吐。这类药物对于预防化疗引起的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特别有效。
4. 抗组胺药及抗胆碱能药:如茶苯海明、东莨菪碱等,主要通过阻断前庭系统的H1或M1受体,减少因内耳平衡功能障碍导致的晕动症相关恶心和呕吐。同时,它们也能轻微地影响CTZ的功能。
5. 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虽然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改善细胞代谢有关。这类药物通常与其他类型的止吐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综上所述,不同种类的止吐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人体,共同达到缓解恶心和呕吐的目的。在临床应用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进行治疗。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