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在中医里被称为“昏厥”或“厥证”,其发病机制多与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衡有关。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辨证分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
1. 气虚血瘀型:此类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汗出、脉细弱等症状。多因长期劳累过度或慢性疾病导致气血两虚,进而引发气机不畅,血脉运行受阻。
2. 肝郁脾虚型:情绪抑郁或者压力过大可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出现头晕目眩、胸闷心烦等表现。此类型患者往往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状。
3. 阳脱阴竭型:突然大量失血或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可能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表现为重度虚脱状态,如面色苍白无华、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4. 痰湿内阻型:饮食不当(如过食油腻)、脾运化功能减弱可产生痰湿,阻碍气机运行,并上扰清窍而致昏厥。此类患者可能有形体肥胖、口腻苔厚腻的表现。
5. 血虚风动型:血虚不能养肝,则易生内风,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而引发晕厥。临床可见手足麻木、眼花耳鸣等症状。
6. 寒凝心脉型:寒冷刺激或体内寒邪过盛可引起心脏血脉收缩,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突然失去知觉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感到全身冰冷、疼痛剧烈。
以上就是中医对晕厥的几种主要辨证分型,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判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