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滋阴润燥-中药初级职称考试

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滋阴润燥:

麦门冬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七升(42g)、夏一升(6g)、人参三两(9g)、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大枣十二枚(4枚)(★★★★)(与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比较)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所致。治宜润肺益胃,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门冬甘寒清润,入肺胃两经,养阴生津,滋液润燥,以清虚热,为君药。臣以人参益气生津。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胃气,养胃阴,中气充盛,则津液自能上归于肺。肺胃气逆,故又佐以少量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辛温之性,但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其燥被制,且麦门冬得半夏则滋而不腻,相反相成。其中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以为使。药仅六味,主从有序,润降得宜,生胃阴而润肺燥,下逆气而止浊唾,亦为补土生金,虚则补母之法。

百合固金汤

【方源】《慎斋遗书》

【组成】生地、熟地、当归身各三钱(各9g)、麦冬(9g)、百合(12g)、贝母白芍桔梗(各6g)、甘草玄参(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方中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凉血止血,共为君药。百合、麦冬、贝母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同为臣药。玄参养阴凉血降火,当归、白芍养血益阴,桔梗祛痰止咳,均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并合桔梗利咽,用为使药。

养阴清肺汤

【方源】《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二钱(6g)、麦冬一钱二分(9g)、生甘草五分(3g)、元参钱半(9g)、贝母八分(5g)、丹皮八分(5g)、薄荷五分(3g)、炒白芍八分(5g)

【用法】水煎服。一般日服l剂,重证可日服2剂。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之阴虚燥热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配伍意义】本方为治疗白喉,为肺肾阴虚,复感疫毒所致。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方中重用生地滋养肾阴,麦冬滋养肺阴,玄参清虚火而解毒,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化痰,白芍滋阴泄热,少佐薄荷散邪利咽,甘草解毒和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