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医学教育网初级中药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37期

医学教育网初级中药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37期

问题索引:

1.【问题】暑邪和火邪的区别是什么?如下题。

2.【问题】关于病变部位和病势的用药区别是什么?

3.【问题】其他不同的浸提方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如下题。

具体解答:

1.【问题】暑邪和火邪的区别是什么?如下题。

胃火上扰则牙龈肿痛、口臭,体现的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A.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B.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C.火易伤津耗气

D.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E.火性升散,易扰心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有升发之特点,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暑热之邪,易于扰乱心神,则见心烦闷乱、神不安宁等。由于大量汗出,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外伤暑邪,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医学教育网原创]

火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津液使人体津液耗伤。故火热邪气致病,除有高热之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口舌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津伤之症。此外,还认为火热亢盛,极易损伤正气,而使全身功能减弱。所以又有“壮火食气”之说。”壮火”,即火热邪气。

二者皆耗气伤津,暑邪使多汗而耗气伤津,而火热亢盛,更易损伤正气。

2.【问题】关于病变部位和病势的用药区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具体如下:

临床上我们应当遵循“顺病位,逆病势”的用药原则: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

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升浮的薄荷、蝉蜕、蔓荆子等;

病在表的风寒表证—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医学教育网原创]

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沉降的黄柏、苍术、牛膝等;

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病势下陷类病证,宜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升浮而能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等。

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黄等。

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沉降而能收敛止汗的麻黄根、煅龙骨等。

3.【问题】其他不同的浸提方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如下题。

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饮片如薄荷、荆芥等采用的浸提方法是

A.回流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

D.双提法

E.水蒸气蒸馏法

【正确答案】D

医学教育网-初级中药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37期.doc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