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机制是什么?

香豆素类药物,如华法林,是一类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 和 X)的合成来发挥抗凝效果。

具体来说,香豆素类药物与维生素K竞争性地结合到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上,阻止了维生素K从其环氧化物形式被还原为氢醌形式。而只有氢醌形式的维生素K才能参与凝血因子前体蛋白的γ-羧化反应,使之成为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因此,香豆素类药物通过抑制这个过程减少了功能性凝血因子的数量,从而延长了血液凝固时间,达到抗凝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已经形成的凝血过程中,而是影响新的凝血因子合成。此外,由于它们对已有的活性凝血因子没有直接影响,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观察到药效(通常为1-3天),并且在停止用药后,随着体内剩余凝血因子逐渐耗尽,其抗凝作用也会慢慢消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