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不当会对中药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变质: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药材容易发生霉变、虫蛀等现象。如黄连、白术等含糖量高的药材,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霉;而党参、甘草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药材则更易遭受虫害。
2. 挥发:芳香性成分较多的药物,若密封不严或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其有效成分会逐渐挥发散失。例如薄荷脑、冰片等挥发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密闭保存以减少损失。
3. 风化与潮解:一些矿物类和盐类药材如芒硝、硼砂等容易出现风化(失去结晶水)或吸湿后结块的问题,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4. 氧化变色:含有多酚类化合物的中药材,在光照下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色。比如丹参、红花等颜色鲜艳的药材,长期见光存放会导致色泽改变,影响外观质量及内在品质。
5. 效价下降:对于某些具有生物活性或者化学性质不稳定的中药来说,不当储存还会加速其有效成分分解,降低药物效价。如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中药材,在光照、高温条件下易被破坏。
因此,正确合理的储存方法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建议将药材置于阴凉干燥处,并采取防潮、避光、密封等措施来延长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