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学职称考试要点: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浮沉”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
辛甘、温热多为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
酸苦咸、寒凉多为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
2.“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芫花沉降,苍耳升浮”。
3.利用升降浮沉指导用药的原则:顺病位,逆病势。
【题目演练】
1.五味中体现升浮特性的是
A.酸味
B.苦味
C.涩味
D.咸味
E.辛味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五味中属辛甘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五味中属酸苦咸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涩味依附于酸味,故也为沉降性。
2.种子、果实、矿物、贝壳、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但也存在个例,以下体现升浮特性的中药是
A.苏子
B.枳实
C.牡蛎
D.苍耳子
E.代赭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芫花沉降,苍耳升浮”,故苍耳子为升浮药。
3.以下有关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
B.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C.病势上逆者宜升不宜降
D.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
E.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总的原则是“顺病位,逆病势”。故C项说法错误。
医学教育网2024年中药学职称考试辅导课程已上线,专业师资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从基础学习到习题巩固,科学的复习计划涵盖整个备考阶段!快去了解课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