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木槿花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干燥花。
【产地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季选晴天早晨,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全体被毛。花萼钟形,黄绿色或黄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萼筒外方有苞片6~7,条形,萼筒下常带花梗,长3~7毫米,花萼、苞片、花梗表面均密被细毛及星状毛;花瓣5片或重瓣,黄白色至黄棕色,基部与雄蕊合生,并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多数,花丝下部连合成筒状,包围花柱,柱头5分歧,伸出花丝筒外。质轻脆,气微香,味淡。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苦。归脾经、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3~9克,鲜者30~60克。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主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咯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
【化学成分】木槿花含叶黄素-5,6-环氧化物、隐黄质、菊黄素、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