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凌霄花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K.Schum.的花。
【产地分布】生于山谷、小河边、疏林下,攀援于树上或石壁上。全国各地均有,主产于江苏、浙江等。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开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多皱缩或折叠,长5~8厘米。花萼钟形,长1~2.6厘米,筒部直径5~8厘米,灰绿色,质薄,先端5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顶端长而尖;中央有一条突起的纵脉纹;裂片相接处有一条不明显的纵脉纹。花冠外面淡黄棕色,内面红棕色;水浸软后展开呈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宽3~4厘米,表面具棕红色脉纹。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管中部,不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柱头2裂.扁长圆形,常反卷。气微香,味微苦而后酸。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归肝经、心包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化学成分】含芹菜素、辣椒黄素、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阿江榄仁酸、β-谷固醇、黄酮类、有机酸、猕猴桃碱、草苁蓉碱、凌霄花红色素等成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