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决明子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L.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生于村边、路旁、山坡等地。分布于江苏、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秋末果实成熟、荚果变黄褐色时采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即可。
【药材性状】四棱状短圆柱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倾斜并有尖头,长4~6毫米,宽2~3毫米。表面棕绿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背腹面各有一条凸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从脐点向合点斜向的浅棕色线形凹纹。质坚硬。横切面种皮薄;胚乳灰白色,半透明。胚黄色,两子叶重叠并呈S状折曲。完整种子无豆腥气,破碎后有微弱豆腥气;味微苦,稍带黏性。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甘。归肝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虚热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内服,大量可用至30克;或研末;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治虚火上攻或肝经风热等所致目赤肿痛、羞明多泪以及夜盲症;热结便秘、肠燥便秘;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
【化学成分】含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为橙黄决明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蒽酮、大黄素-6-葡糖苷、决明素、黄决明素、钝叶素、钝新素、决明蒽酮、决明子苷等多种成分。可用HPLC法测定其大黄酚或决明子苷A的含量。
【使用禁忌】脾虚便溏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