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苦瓜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果实,切片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干燥的苦瓜片呈椭圆形或矩圆形,厚约2~8毫米,长3~15厘米,宽0.4~2厘米,全体皱缩,弯曲,果皮浅灰棕色,粗糙,有纵皱或瘤状突起。中间有时夹有种子或种子脱落后留下的孔洞。质脆,易断。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6~15克,鲜品30~60克;或煅存性研末。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取汁涂。主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
【化学成分】本品含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苷、苦瓜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