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剂的制法,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1)原料的处理
皮类一般加清水浸泡数日,每天换水一次,待皮质柔软后,刮去腐肉、脂肪、筋膜及毛,现多采用蛋白分解酶除毛。然后切皮,洗涤,除去泥沙和脂肪等杂质,消除腥臭气味。骨角类加清水浸泡,每天换水一次,除去腐肉筋膜,取出后亦可用碱水洗除油脂,再以水反复冲洗净。
(2)煎取肢液
原料加水煎煮数次至煎煮液清淡为度,合并煎煮液,静置,滤过,浓缩。浓缩后的胶液在常温下应能凝固。现工厂多采用蒸球加压煎煮法。
(3)滤过澄清
每次煎出的胶液,应趁热离心除杂。否则,冷却后黏度增大,滤过困难。粗滤后的胶液一般再加0.05%~0.1%的明矾,搅拌后静置数小时,用离心机分得澄清胶液。
(4)浓缩、收胶
将澄清胶液浓缩,并除去胶液表面生成的白沫(俗称打沫),至相对密度达1.25左右时,加入麻油、冰糖,搅拌使溶解,继续浓缩至"挂旗"时,加入黄酒,至胶液无水蒸气逸出即可出锅。
(5)胶凝、切胶
稠厚胶液趁热倾入已涂有少量麻油的不锈钢凝胶盘内,置低温空调室内放置,胶液即凝成胶块,此过程称为胶凝,所得含水的固体凝胶俗称胶坨。胶凝前,可按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加入适量辅料(黄酒、冰糖、食用植物油等)。将凝胶切成一定规格的小片,此过程俗称开片。
(6)干燥与包装
将胶片置于晾胶室内,自然干燥。一般每隔3~5天将胶片翻动l次,使两面水分均匀蒸发,以免成品发生胶片弯曲现象。数日后,将胶片装入铺有石灰的木箱内,密闭闷之(使内部水分向胶片表面扩散),此操作称为闷胶,亦称伏胶。2~3天后,将胶片取出,再晾之。如此反复操作2~3次,即可。胶片干燥后,在无菌环境下,将质检合格品包装,即得。
胶剂应色泽均匀、无异常臭味,呈半透明固体状。胶剂应密闭贮存,防止受潮。
胶剂通常要求检查总灰分、重金属、砷盐、溶化性、异物、装量、微生物限度,水分不得过15.0%.
更多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