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大豆黄卷的中药鉴定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大豆黄卷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 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而得。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华北栽培面积最广。

【采收加工】将大豆用水浸泡至膨胀,将水放出,用湿布覆盖,每日用清水冲洗一次,待芽长至0.5~1厘米时,摊开,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种子呈椭圆形或肾形,稍扁,长0.7~1.4厘米,宽0.5~0.8厘米;表面灰黄色、黑褐色或紫褐色,光亮,有横向皱纹,一侧有长圆形种脐,长0.2~0.3厘米,种皮常裂开、破碎或脱落。子叶黄色,肥厚,胚根细长,伸出种皮之外,弯曲,长0.5~1厘米;质脆易断。也有少数未发芽种子,种皮完整。无臭,味淡,有油腻感。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 透邪解表,利湿解热。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 9~15克,煎汤内服。用于暑时感冒,肢体酸重,胸闷脘痞,小便不利。

【化学成分】含天门冬酰胺、胆碱、黄嘌呤及次黄嘌呤,另含钙、钾、硅等。此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甘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使用禁忌】无湿热者忌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