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佛手柑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芸香科植物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或枸橼Citrus medic L.的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成熟时采摘,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类球形、半球形或圆片,直径4~7厘米。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基部有果梗残基。质坚硬。剖面或横切薄片,边缘油点明显;中果皮厚约0.5厘米;瓤囊9~11室,棕色或淡红棕色,间或有黄白色种子。气香,味酸而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酸。归肝经、脾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舒肝理气、宽中、化痰。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内服煎汤。用治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叶醛、柠檬烯等。另含橙皮苷、枸橼酸、牻牛儿醛、丁香烯、金合欢醛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