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大枣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常见于黄土、沙土及沙滩地区,性耐干旱,在平原、丘陵及山谷等地也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烘至皮软再晒干。或先用开水略烫,使果肉柔软而外皮未皱缩时捞起,然后晒干。
【药材性状】果实椭圆形或球形,长2~3.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6~15克,水煎服。用治脾虚食少、气血津液不足、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化学成分】含有机酸、喹啉生物碱、三萜类。鲜果含大量维生素C,还含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E、巴婆碱、甲基荷叶碱、光千金藤碱、白桦脂酮酸、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大枣皂苷Ⅰ、大枣皂苷Ⅱ、大枣皂苷Ⅲ等。鲜果含糖量高,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并含环磷腺苷、环磷鸟苷等。
【使用禁忌】凡湿盛、痰凝、食滞、虫积及龋齿作痛,痰热咳嗽者慎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