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葱子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百合科植物葱Allium jistulos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皆产,山东产量最大。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
【药材性状】种子三角状扁卵形,一面微凹,另面隆起,有棱线1~2条,长3~4毫米,宽2~3毫米。表面黑色,多光滑或偶有疏皱纹,凹面平滑。基部有两个突起,较短的突起先端灰棕色或灰白色,为种脐,较长的突起先端为珠孔。纵切面可见种皮菲薄,胚乳灰白色,胚白色,弯曲,子叶1枚。体轻,质坚硬。气特异,嚼之有葱味。以粒饱满、色黑、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明目,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煮粥。外用:适量,熬膏敷贴,煎水洗。主治肾虚阳毒,遗精,目眩,视物昏暗,疮痈。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S-丙烯基-l-半胱氨酸硫氧化物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