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青葙子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L.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生于荒野路旁、山沟、河滩、沙丘等疏松土壤上,也有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栽培。
【采收加工】8~10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中心较边缘稍厚,直径1~1.5毫米,厚约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白色。无臭,无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清肝、明日、退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内服煎汤,治疗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炎眩晕。
【化学成分】含青葙子油脂、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烟酸。
【使用禁忌】肝虚目疾不宜单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