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别应用

关于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别应用,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伤寒论》。

【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g。亦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加减化裁】

①上焦烦躁:加茵陈、梔子。

②中焦饮渴:加石膏、知母。

③下焦尿水:加木通、生地。

④阴囊水肿:加车前子、木通。

⑤小肠疝气:加牡丹皮、防风。

⑥舌病:加黄连、石膏。

⑦疝气:若腰痛加小茴香。

⑧痰喘烦躁不得眠者:加阿胶。

⑨暑热渴饮:合白虎汤。

⑩饮食吐泻:合平胃散。

⑪水肿脐悸:合济生肾气丸。

【鉴别应用】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具利水渗湿之功。五苓散证由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治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湿停蓄,为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更多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