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油菜籽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rt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
【采收加工】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种子近球形,直径1.5~2毫米。表面红褐色或棕黑色,放大镜下观察其有网状纹理,一端具黑色圆点状种脐。破开种皮内有子叶2片,肥厚,乳黄色,富油质,沿中脉相对摺,胚根位于2纵摺的子叶之间。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色泽光亮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甘。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主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化学成分】主要含葡萄糖芜菁芥素、葡萄糖异硫氰酸戊-4-烯-酯、前告伊春,又含脂肪油、蛋白质、芸香苷、菜子固醇、22-去氢菜油固醇及多种氨基酸。
【使用禁忌】阴血虚,大便溏者禁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