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银杏核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除去外种皮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我国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等地均有种植。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除去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煮后烘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外壳(中果皮)骨质,光滑,厚约0.5毫米,表面乳白色,两面隆起,两侧边缘各有1纵棱,偶有3纵棱,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其中央为珠孔,基部渐尖,具小突起或无,内种皮为一层红褐色薄膜,种仁扁球形,淡黄绿色,胚乳肥厚,粉质,中央为1细长条形的胚,白色子叶2枚。气微清香,味微甘、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涩。有毒。归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用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化学成分】本品含银杏毒素、腰果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醇、银杏二酚。
【使用禁忌】生食有毒,不可多用,小儿更应注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