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槲寄生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性状】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
【主产地】常寄生于梨、榆、杨、山楂等树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于冬季采集,用刀割下,除粗枝,阴干或晒干,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颜色),晒干。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下乳。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内服煎汤,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高血压、胎动不安、产后乳少等症。
【化学成分】含三萜类:齐墩果酸、p-香树脂醇、羽扇豆醇等;甾醇类:B-谷甾醇等;黄酮类:鼠李秦素等;苷类:丁香苷等;有机酸及微量元素。另含槲寄生新苷I-Ⅵ、紫丁香苷、3’-甲基鼠李素、1,8-桉叶醇、β-乙酰基香树脂醇等成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