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青叶胆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N.HoetW.L.Shih的干燥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300~1700米的荒山坡稀疏小灌木或草丛间。分布于云南南部。
【采收加工】秋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长15~45厘米。根长圆锥形,长2~7厘米,直径约0.2厘米,有的有分枝;表面黄色或黄棕色。茎四棱形,棱角具极狭的翅,直径0.1~0.2厘米;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下部常显红紫色,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狭披针形,长1~4厘米,宽0.2~0.7厘米。圆锥状聚伞花序,萼片4,条形,黄绿色;花冠4,深裂,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内侧基部具2腺窝;雄蕊4。蒴果狭卵形,种子多数,细小,棕褐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经、胆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清肝利胆,清热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内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前水洗。用治肝胆湿热,黄疸尿赤,胆胀胁痛,热淋涩痛。
【化学成分】青叶胆全草含齐墩果酸,日本当药素即木犀草素-7-甲醚6-C-β-葡萄糖甙,当药素即6-C-β-葡萄糖-芫花素,另含五种呫吨酮成分。
【使用禁忌】虚寒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