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影响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1.温度
5℃~20℃,药材成分稳定,利于贮藏;34℃以上,杏仁、桃仁、柏子仁走油;薄荷、荆芥、肉桂、丁香芳香气味降低;天冬、玄参、党参含糖质较多软化;动物胶、植物树脂、干浸膏、蜜丸发软粘连或熔化;30℃左右,利于害虫霉菌的生产繁殖;0℃以下,鲜活中药,鲜姜、鲜石斛水分结冰。
2.湿度
一般药物含水量10%~15%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糖质多的中药,糖人参及蜜制品吸潮发霉虫蛀。盐附子与芒硝会潮解溶化。
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胆矾、芒硝易风化;叶、花、胶干裂发脆,蜜丸剂类失润发硬。
3.空气
氧气和臭氧,大黄、白芍、黄精的变色。大多霉菌属于好氧型微生物。
加入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0%杀死霉菌50%-70%,80%~90%全部杀灭。
4.日光
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油脂的酸败、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色素破坏。
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响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