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影响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一、中药的含水量
1.水分与虫害——枸杞子;
2.水分与霉变——霉菌新陈代谢在水的作用下;
3.水分与潮解——大青盐、柿霜;
4.水分软化——含亲水集团的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5.水分与风化——玄明粉;
6.水分与走味——芳香、苦味、水溶性;
7.水分与其他质变——过于干燥,干裂、脆化、变形;
8.中药水分测试方法: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中药水分测定仪速测法;
9.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Ⅰ.水分的平衡
吸湿和散湿能力 水蒸气层;
Ⅱ.水分的安全
中药的安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其安全储存,质量不发生其他异变的临界含水量。
北方地区30℃,红枣12%-17%,党参11%-16%,麦冬为11%-15%。中成药蜜丸11%-15%,水丸6%-9%,片剂4.5%-6%。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1.生物碱类
干燥方法不适宜,含量降低;与空气和日光,氧化分解而变质;避光贮藏。
2.苷类
55℃~60℃干燥,避免酶分解。
3.鞣质类
在空气与日光中,渐渐变成棕黑色;在碱性溶液易氧化变色;遇铁盐变成黑色。
4.油脂类
光线、温度、水分、杂质等加速酸败。
5.挥发油类
密闭、凉爽避光、不宜紧密、重压;常较低温度干燥(35℃以下);某些含挥发油具有杀虫、杀菌(丁香)。
6.植物色素类
花色素酸红、碱蓝、中紫;与金属盐类变蓝以至黑色,沉淀;加热分解、褪色;日光和空气氧。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响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