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中药材变质的主要因素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引起中药材变质的主要因素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一、温度。
在常温(15 ~ 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
二、湿度。
湿度显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湿度高对中药储藏不利,能直接引起潮解、虫蛀、霉烂、软化、粘连等各种变化。一般中药正常的含水量为10% ~ 15%左右,超过15%易生虫生霉。中药的害虫谷象、米象,在中药含水量超过15%~20%时繁殖最快。
三、空气。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能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质量。如大黄、白芍及含鞣质类的中药,颜色加深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氧化变色。
四、日光。
日光照射对某些药材能促使其成分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故薄荷、荆芥、当归、川芎等含挥发油的药物,不宜在阳光下久晒,否则会出现变色变质现象。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引起中药材变质的主要因素”,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