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虎耳草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的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中性至微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岩石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新鲜全草紫红色或墨绿色,干品为棕红色。全体有毛。根茎段具细须根。匍匐茎细长如线。叶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圆形或肾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具长叶柄,聚生于茎基或节部。花茎顶端有圆锥花序。蒴果卵圆形。无臭,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清热、清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洗;鲜用捣敷;或绞汁滴耳及涂布。用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
【化学成分】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甲级延胡索酸、绿原酸、槲皮苷、熊果粉苷及挥发油等成分。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妇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