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灰苋菜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村边、菜地及林缘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采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全草,切段,阴干备用或鲜用。
【药材性状】全草长30—200厘米,光滑无毛,常卷缩。茎粗壮,有明显的5条棱,下部常有紫色条纹,全株黄绿色或灰绿色,叶互生,皱缩,展平后为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6~ 15厘米,宽5~12厘米,边缘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基部楔形。疏散的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气微,味淡。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经暂无。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杀虫。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内服,煎汤,用量5~15克,外用适量,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
【主要成分】全草含挥发油。叶的脂质中68%是中性脂肪,内含棕榈酸、廿四烷酸(carnaubie acid)、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廿九烷(nonaeosane)、油醇(oleyl alcohol)、蜡等。根含甜菜碱(betaine)、氨基酸、醇、油脂等。种子含油5.54%~14.86%。
【使用禁忌】有微毒。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