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蒲公英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的带根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收加工】春、夏季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干燥的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或已脱落。叶皱缩成团,或成卷曲的条片。外表绿色或暗灰绿色,叶背主脉明显。有时有不完整的头状花序。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9~30克,内服煎汤,捣汁或人散剂。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化学成分】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赛醇、咖啡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非实热证及阴疽者禁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