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脉诊的部位和方法是怎样的?

关于脉诊的部位和方法,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希望对大家巩固2020中药学职称知识点有所帮助!

1.部位

临床常用“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脉口,即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正对掌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分候各脏腑。左寸候心,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

2.方法

(1)体位:诊脉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心向上,前臂平伸,腕下垫脉枕,以使气血运行流畅。

(2)布指: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食指在前定寸,无名指在后定尺。三指指头平齐,呈弓形,以指腹体察脉象。布指的疏密可根据患者手臂长短及医生手指的粗细适当调整。小儿寸口部位狭小,不能容三指,可单用拇指切脉,称“一指定关法”。

(3)指力:轻用力按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不轻不重,中等用力按至肌肉称为寻,即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称为按,即沉取或重取。诊脉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以这三种指力体察脉象。寸、关、尺三部脉,每部都有举、寻、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4)注意事项:切脉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医生要调匀呼吸,用自己的一呼一吸去计算患者脉搏的次数。精神专一,态度认真,仔细体察脉象在三种指力下的不同变化。每手诊脉时间不应少于1分钟,否则难以达到诊清脉象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